<strong id="uym8g"></strong>
  • <strong id="uym8g"><object id="uym8g"></object></strong>
  • <strong id="uym8g"></strong>
  • 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 > 教訓研究 > 教學研究
    如何提高體校學生學習文化課的積極性
     
    發布日期:2021-12-03     來源:宜昌市體育運動學校      作者:何琪      瀏覽次數:1276     字體:      

    體校的學生,他們往往對學習有著很嚴重的排斥心理,這不但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,也阻礙了教學的正常進行。作為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,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

    一、體校學生學習文化課積極性的現狀

    長久以來,體校學生在文化課學習的積極性上面存在很多問題,如部分學生上課學習毫無精神,注意力不能集中,不知預習復習為何物,沒有課后寫作業的習慣,課堂上的書寫也是龍飛鳳舞等等。學習積極性不高,學習效果自然也很差。

    二、體校學生學習文化課積極性不高的原因

    (一)“學訓矛盾”,這是各類競技體校運動隊管理、教學的共性所致。單從精力上講,體校學生每天需要進行早操、大量和高強度的訓練,這會消耗大量的精力,所以在進行文化課學習時,精力從客觀上講肯定不如全日制普通中學的學生,自然也就提不起來學習的積極性。

    (二)體校學生多是教練員通過縣市區招生出來的體育苗子,他們熱愛體育,是有專業潛能的好苗子。教練員在學生心中的地位遠遠高于文化課教師,教練員的一些思想也直接影響到學生。一些教練員的唯金牌、唯冠軍的片面理論,直接導致部分學生忽視文化學習,完全喪失對于學習的積極性。

    (三)體校學生來自全市各地,由于地域差異、個人差異等諸多因素造成學生文化水平參差不齊,在體校中不乏學習優秀的學生,但更多的是基礎較差的學生,如在教學中采用“一刀切”的教育模式,不僅效果欠佳,也會使基礎薄弱的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。

    (四)體校學生外出比賽、集訓很多,不利于學生系統的文化課學習,尤其是數學、英語等銜接性較強的學科,一周未上課,知識就會連貫不上,學習成績、學習積極性都會大打折扣。

    三、體校學生學習文化課積極性不高的危害

    (一)學生在學校不積極學習文化課,導致文化水平不高,不利于向更高運動水平發展。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科技的含量在不斷的增加,可以說競技體育就是在比科技力量。而體校學生作為體育比賽的主體,本身也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,這樣才能擁有領會更高訓練技術精髓的能力,才能更好的利用高科技技術來提高自身,苦練加巧練才能使運動成績達到更高的水平。

    (二)作為從事體育訓練、比賽的體校學生,競技體育的殘酷性決定了能在體育上獲得成功的必然是少數,只有極少的人能夠站在奧運、亞運的賽場甚至是領獎臺上。大多數學生在畢業或退役后做了體育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,但更多的是從事其他各行各業的工作。他們都是把最好時光奉獻給了體育事業,耽誤了學習文化知識的最好年紀,這也導致了他們的文化素養普遍略低于一般人,這對就業及以后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阻礙,更會造成從事專業運動訓練的人數減少,從事體育的人基數萎縮,最直接地就是造成體育人才的匱乏,難以大范圍的選材,難以發現好苗子,從而導致體育人才出現后備不足,進而體育成績下降,更會造成人們對體育的關注度減少,長期下去就進入了惡性循環。

    四、提高體校學生學習文化課的積極性

    (一)明確學習文化課的重要性。很多體校學生認為自己是個運動員,只要把運動成績提高上去就行了,因而不重視文化課的學習,學習起來沒有積極性。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一般是很短的,而將來在工作崗位上的時間是很長的,如果文化水平太差,肯定不能適應以后的工作,還會在工作中鬧笑話,造成尷尬,很失面子。所以,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學習文化課的重要性,讓學生從思想上轉變對學習的認知,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。

    (二)文化課教師要做好和教練員的溝通工作。體校學生對于教練員的話是有很高的服從度的,所以負責文化教育的教師與負責運動訓練的教練之間,不能各自強調自己的目標與規律,要本著對運動員長遠發展負責的原則,定期溝通對運動員的思想、訓練、學習進行交流,并相互提出中肯建議。教師與教練之間良好的溝通起來,合理的規劃了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時間,也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起到幫助。

    (三)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。絕大多數體校學生文化課基礎很差,個別學生連請假條都寫不好,錯別字太多,有的學生甚至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。因而,他們害怕上文化課,不愿意上文化課,甚至遲到、曠課等。針對這些情況,我們在教課時首先要給學生樹立信心,告訴他們文化課本來是我們的弱項,況且體育訓練耽誤了我們許多學習時間,不要拿自己的短處去跟別人比,學一點是一點,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再簡單也不取笑,而是耐心給予解答。同時,對學生取得的一點點的進步也及時鼓勵。很大程度上能增強體校學生的學習信心,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。

    (四)激發學生學習興趣。常言說: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”,體校學生重訓練不愛學習,要改變這種習慣,只有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文化課的興趣。在教學過程中,我發現體校學生對知名運動員的學習、成長歷程都特別的關心。于是就給他們講知名運動員的學習及成長歷程,通過這些例子使同學們認識到,只有體育成績是遠遠不夠的,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,必須要刻苦學習文化知識。就將體育與教育較好地聯系起來,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文化課的積極性,又結合了本專業的理論知識,一舉兩得,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。

     (五)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體校學生的天資都差不多,學習成績卻有很大的差異,這除了與學習動機、學習興趣、學習信心有關外,還與良好的學習習慣密切相關。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,學習成績就相對好,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: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,課后認真做作業,學習有計劃,時間安排得有條不紊,及時復習,科學地進行思維,注意課外閱讀,發展自己的課外興趣愛好。體校學生很多在學習時恰恰無學習計劃,上課愛做小動作,課后不認真做作業,所學知識根本沒及時復習的習慣,甚至考試卷也懶得做,抄別的同學的卷子,甚至交白卷。沒有好的學習習慣,學生也會逐步失去學習的積極性,對于這種情況,我們可以:(1)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。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必須要包括學習目標、學習內容、學習時間這三個方面,在這個基礎上再把自己的一些學習的小竅門和小方法。(2)認真書寫課后作業。課后作業是預習、聽課、復習的繼續,是學習中用于實踐的一個重要環節。在書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必須做到態度認真字跡端正書面整潔,一定要先預習后作業,獨立及時地完成,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。(3)多樣高效地復習。沒有及時有效的復習,學過的知識就不可能鞏固的掌握。對于普通中學學校的學生來說,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階段就已經養成,可是對于體校的學生來說,這還都很欠缺,不得不從頭培養,補上這重要的一課。有些同學隨著年齡增長懂事起來能自覺的去復習。但是大多數同學積習難改,效果不明顯,其主要原因是他們覺得沒人對他的學習抱有期望,本人也對自己也很失望,基本上徹底放棄了學習。沒有好的學習習慣,學習文化課的積極性自然也就慢慢的消失了。

    總之,只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,我們的體校學生一定能夠在擁有比別人更強壯的身體的同時,擁有更多的文化知識,在將來的社會上擁有立足之地。



    上一篇:淺談音樂在我校的育人功能
    下一篇: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
     
   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